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黄河,流经甘肃,但未到庆阳。黄河离庆阳最近的地方是距环县甜水堡镇100多公里的青铜峡。
青铜峡地处宁夏平原中部,是黄河上游的最后一个峡谷。从这里取水的盐环定扬黄工程,解决了宁夏盐池、甘肃环县、陕西定边三省区近40万人、130万头羊畜的饮水问题。
盐环定扬黄工程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人畜饮水工程,也是亚洲最大的农村供水工程。这一工程分三省区共用工程和各省专用工程,其中,全部位于庆阳境内的甘肃专用工程,不仅让环县20多万人喝上了黄河水,而且已延伸到庆城县,并继续向庆阳市区延伸。
一
庆阳缺水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北三县,尤其是环县。《环县志》就有“山童水劣,世罕渔樵,风高土燥,秋早春迟”的记载。
据统计,1957年至1987年间,环县不同程度受灾,其中春旱19年,伏旱20年,秋旱15年,两季连旱17年,三季连旱7年。1986年秋到1987年,甚至出现了六季连旱。
干旱最严重的时候,沟河断流,塘坝干涸,井泉水位下降,造成人畜缺水、山上少草、田里断苗。水,成为环县人最大的焦虑和渴盼。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从改革开放到1996年黄河水抵达甜水堡之前,环县人想尽一切办法“取水”。
——收集天上水?环县十年九旱,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遇到连季干旱,水窖收不到水的情况时有发生。
——净化地表水?环县地表水有限不说,而且矿化度和含氟量很高,水质苦涩,被称为苦咸水,大多数危害性极高的矿物质元素净化不掉,长期饮用对人体危害极大。
——开发地下水?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环县,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深层机井浅则三五百米、深则上千米,开发难度非常大,且量少质差。
水比油贵,在环县成为不争的事实;渴盼甜水,成为几代环县人的夙愿。
尝遍各种“取水”办法后,当地政府和群众越来越希望可以引入一支外面的水源,彻底根除缺水难题。
20世纪70年代初,宁夏银南地区提出为盐池县引黄河水的设想,并于1974年开始工程规划。甘肃省闻讯后立即派人协商,要求同时为相邻的环县引水。
1978年,甘宁两省区成立了盐环工程联合设计组,向当时的国家水电部上报了规划报告。随后,陕西省也提出了同时给定边县引水的意见。
1986年,国家计委正式批准实施“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
1987年,甘肃专用工程开始前期规划;1991年10月,省政府对工程总体规划作出批复。因财力有限,决定率先实施一期工程,计划建成29千米输水干渠和甜水灌区工程,解决甜水镇人畜饮水及地方工业用水问题。
1992年7月30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陕甘宁盐环定扬黄甘肃专用工程开工建设,工程从规划阶段转入建设实施阶段,几代人盼水的夙愿变成现实。
二
环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雨量稀少,气候干燥,环境恶劣,全年多为刮风天气,黄沙刮起,遮天蔽日,给施工带来极大考验。
据庆阳市盐环定扬黄工程建设管理局高级工程师王永宁回忆,当时工地临时工房常常被刮掉屋顶,工人们脸变黑了、眼睛被风沙打红了、嘴唇手背皴裂了,还经常迎着风沙施工。
黄土高原湿陷性黄土地质和环县北部土壤含沙量高,在输水干渠隧道工程建设中,地质复杂,险象环生,遇到坚硬的岩石,风镐、风钻、煤电钻、凿石机等机械得全部用上,打不下就放炮,炮一轰就坍塌。就这样,边坍塌,边清理,边支撑,一路向前推进。
除了土质,隧道洞顶还漏水。这些水,大多是腐蚀性很强的地下水,流到草上,草被蚀坏,溅到皮肤上,奇痒难忍,队员们经常穿着雨衣雨鞋施工。
冬天洞内洞外温差30多摄氏度,洞内作业一身汗,出到洞外一身寒,很多工人因此患病。
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工人们依然没有放弃。经过努力,1996年5月,黄河水通到了庆阳最北部的甜水镇,饱经干旱、风沙、氟水之苦的甜水人终于喝上了甘甜的黄河水,干涸的大地得到了久违的滋养。通水时,群众个个喜笑颜开,争相在渠边放鞭炮庆贺。
2002年,历时10年的甘肃专用工程一期工程全面竣工,“遥望黄河数百里,不知何时到我家”的祈愿变成“星灯石火三千日,涓涓清流过家门”的美好现实。
甜水人吃上了甘甜水,但镇以南的地方仍遭受着缺水的煎熬。
2009年7月,扬黄续建工程开建,自北而南继续引水,并在县城附近的洪德同步建设库容70万立方米的张南湾水库一处,新一轮引水工程全面铺开。
这一次,各项工程同时启动,挖掘机、装载机、吊车、碾压机等各种机械设备布设全线,工程队更是加班加点,全力推进工程建设。据统计,先后有29家施工企业参与了工程建设。
2010年底,74千米的主管线全线贯通;2011年7月,成功引水张南湾水库,同月开始向环县县城供水,环县县城10万多人彻底告别了用水尴尬。
“上世纪90年代,县城机关单位和群众家里的水厕,一停水就停用。”在环县县城生活了30多年的袁丽娜回忆,黄河水通到县城后,群众欢呼雀跃,楼上楼下提着水壶找水、大街小巷里挑水的场景不见了,水厕也正常开放了。
三
环县县城人吃上了黄河水,但很多乡镇农村群众仍在“喊渴”。每逢大旱之年,他们或是高价买水,或是跑十几里路拉水,或是到深沟里人担驴驮,生活苦不堪言。
虎洞镇贾驿村的贾继会老人今年已经86岁,他对当时缺水的情景记忆犹新。“那时候,因为缺水,一家子人只好用碗舀上一碗水凑合着洗个脸。”贾继会告诉记者,乡亲们要到30多里外的地方驮水,驮回来的水黄黄的,是苦咸水。
为了剜除缺水这一群众最大的“心病”,2011年3月,扬黄续建工程3条支管线开工建设。2015年11月,支管线管道工程相继建成,黄河水通到了罗山、耿湾、四合原、秦团庄、虎洞、小南沟6个乡镇。同年,环县启动了扬黄受水区精准扶贫农村饮水工程,分步推进甜水—南湫、虎洞—车道—毛井—芦湾等乡镇延伸工程和扬黄受水区自来水管网配套工程,甘甜的黄河水变得更加干净安全。
黄河水通到贾驿村后,贾继会的儿子贾生虎搞起了养殖业。他养了10头牛、30只羊和20多头猪,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之前因为缺水,不敢大规模养殖。现在好了,水龙头一拧,甘甜水就来了,养殖效益自不必说。”贾生虎说。
截至2017年底,历时近30年的扬黄供水工程覆盖了环县16个乡镇92个行政村,直接受益人口21.8万人,洪德、环城、木钵、曲子等镇的公路沿线和北部所有乡镇公路沿线村组全部通上了自来水。
随着2466万立方米的黄河水引入环县,各种种植养殖产业争相发展了起来,环县中部的煤田、电厂也因受此“滋润”而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黄河水不仅通到了环县,正在向庆城和庆阳市区延伸。”庆阳市盐环定扬黄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王树栋介绍,环县以南的庆城县、西峰区,虽没有环县缺水严重,但却存在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等问题。
为此,庆阳市将扬黄续建工程的富余水量继续向南引,启动了扬黄向庆城县延伸工程,并在庆城县县城附近的莲池村建设了一座注入式抗旱应急小型水库——芡子沟水库,计划年引水600万立方米。
王树栋介绍,芡子沟水库的水从扬黄续建工程主管道而来,水库主体工程已经建成,近期就可以注水,预计可以解决庆城县县城和教子川12.73万人的饮水问题。
在此基础上,庆阳市计划从芡子沟水库取水,通过加压泵站将黄河水提到庆城驿马镇后,再引入西峰区自来水厂,作为庆阳市区的应急备用水源。目前,工程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
甘公网安备 62100202000110号
ICP备案:陇ICP备16002777号